两年前,我在四川当过一个月的英语老师。那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老师开着校车带我去一家距离学校50米的餐馆吃饭。当 我提出要步行的时候,他们说:“那怎么行,你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我询问能否借辆自行车四处转转,他们的表情无比惊 讶。
15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如今,马路被私家车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一些城市计划出台“自行车禁令”。早 在20年前,大多数欧洲国家就开始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不仅出行便利、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身体 健康。而今天的中国却与此背道而驰。
我不想讨论政策鼓励人们购买私家车方面的政策,我只想说明,中国人的健康的确每况愈下,并不仅仅因为对私家车的迷 恋,也不是因为减少了自行车的使用。过去在中国问路,答案往往是:“不远,走路也就10分钟。”而现在,你只会听到如何坐 车到达目的地。
事实上,每个国家、每个阶段的人类社会都会将体力劳动与财富的匮乏相联系。如果有洗衣机,谁又会用手洗衣服?如果有 飞机,谁又愿意步行千里?我并不是鼓吹落后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当目的地仅仅在二三百米,甚至只有50米开外却坚持选择开 车去的时候,那问题的确严重了。在美国,遭遇健康问题的是穷人,他们只能以廉价的垃圾食物为生,摄入过多的卡路里和糖 分,从而引发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而富人有经济能力支付健康食品并到健康房锻炼,因而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魄。中国的情 况恰恰相反,最健康的人恰恰是最贫穷的人,他们经常进行体力劳动,饮食合理,通常以大米、蔬菜和一些鱼、肉为主,垃圾食 品在中国比较昂贵,他们无力承担。
受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75%的北京市民受健 康问题困扰,而在上海和广州,这个数字均为73%。研究发现,健康状况最糟糕的人群是中、高级管理层及受过良好教育的白 领,这部分人群在西方国家恰恰是最健康的人群。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2岁,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字,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贫困人口的平均寿 命较高,实际上,中国受教育人群的平均寿命为58岁,中关村的38万IT人士的平均寿命仅为53岁,这比10年前有缩短了5岁。红十 字会将这样的调查结果归因为缺乏锻炼和压力过大,但我认为缺乏锻炼一项足矣,因为健康的身体能够很好地应付压力,而抽出 时间锻炼也会使面对压力的时间相应减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迷恋的美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政府也纷纷鼓励人们加强锻炼, 多走楼梯,饭后散步,周末爬山,渐渐被中国人抛弃的自行车,在那里也备受青睐。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 征,大家都很清楚,自行车的主人是为最重要的事情进行投资,那就是健康。
在我看来,中国人对汽车、对所谓的富有生活的迷恋应该适可而止了,要知道,健康才是一切的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