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_凯时app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欢迎您! home.gif设为主页  home_favico.gif添加收藏

相关栏目

  热门
  杂志期刊




首页 信息内容
中小企业制度化管理进阶
2009-06-30 14:56:17 来源: 作者:李东红 【 】 浏览:3938次 评论:0

  无论是比尔·盖茨和艾伦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还是柳传志等人在1984年组建的联想,或是任正非在1988年成立的华为,任何刚组建的小企业,都主要依赖创业者的“人治”,而不会表现出鲜明的制度化管理特征。今天,昔日的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无一例外,这些企业实行完备的制度化管理,职责规范、工作程序、行为准则几乎触及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层面和各个环节。
  在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的过程中,伴随着业务量的增长、管理对象的增加和管理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创业者有限的管理能力同管理幅度不断拓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制度化管理应运而生,成为缓解矛盾、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武器。因此,中小企业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是一个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中小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并非一蹴而就。在制度化管理方面急于求成的做法,同不屑于引入制度化管理一样,都会损害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通常来说,小企业发展壮大为大企业,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初创期、立足期、内部重组期、二次创业期。有效的管理者,必然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适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动态中推进制度化管理进阶。
  初创期: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基本规章制度
  初创期是指中小企业从创立到基本能够实现以收抵支的发展阶段。有些中小企业的初创期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有些企业却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苦苦挣扎,还有一些企业因无法跨越初创期而走向死亡。
  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犹如刚刚诞生的婴儿,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特征。①生命信号非常微弱。②强烈地依附于创业者。③组织结构柔性化。
  对初创期的小企业来说,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企业得以生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握各种可能的发展机遇,规避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威胁,推动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为此,主导企业的是信念管理、激情管理和机遇管理。首先,创业者必须对企业的成功树立坚定的信念,并把这种信念扩散至整个企业。在休利特和帕卡德在1937年8月创办惠普后的最初一年间,惠普公司甚至为如何及时付出电费而发愁。正是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最终拿到了第一个大的订单――向迪斯尼公司卖出八部声音示波器,从而摆脱了困境。其次,创业者需要促使每个员工都能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为企业生死存亡而努力的行动中。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创业者满怀激情,并为员工描绘出美好的前景,提供宽松的事业发展环境。再次,企业需要把发现机遇、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复杂的管理制度不仅无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会束缚创业者和员工的手脚。衡量员工行为是否适当的首要标准,不是其是否遵守了企业的规章制度,而是其是否最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因此,在制度管理层面,企业并不需要建立非常细致的内部规章制度,而只需根据国家法律的要求,建立最为基本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全体员工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内为了企业的生存而努力。基于这一考虑,企业的需要建立的制度主要包括出资人协议、公司章程、财务会计制度等。
  立足期: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立足期是指中小企业从基本实现以收抵支到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在立足期迎来了第一次高速成长,不仅表现为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而且表现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立足期的中小企业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①生命力旺盛。②快速扩张。③综合实力还很弱。
  处于立足期的中小企业,生存的压力已经大为缓解。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高速成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融入环境、把握机遇、努力壮大企业。这一时期,主导企业的是战略管理、生产现场与过程管理、营销管理。首先,面对众多的市场机会和十分有限的资源,企业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选择最佳的业务领域和适宜的竞争战略。定位不当常常是中小企业在这一阶段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其次,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是中小企业在这一阶段赢得市场的基础,但现实条件却常常向企业提出严峻的挑战,时刻威胁着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企业的技术尚在完善之中,员工的熟练程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人员、部门等都在大规模扩张。为此,企业必须把生产现场与过程管理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确保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再次,作为市场中的新加入者,在争夺市场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加强营销管理。
  中小企业在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创业者的战略远见。而在生产现场与过程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重点在于引导员工按照企业提出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每个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企业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

Tags: 责任编辑:ander
】【打印繁体】【推荐】【举报】【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企业领导者的可信度 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法解读之:..

版权所有: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本站注册域名:www.gdmyfz.com 技术支持:7153
Copyright © http://www.gdm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26147号
联系我们广告联系招聘信息网上调查网站导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