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浙商大会的一个分会场,一位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企业家大声疾呼,企业家不要读书。这位企业家“空手套白狼”,有了偌大一笔财富,可惜中了“读书无用”的毒,缺乏公司理财的知识,上榜后没几个月就遇到了现金流断裂的困境。
企业家读书无用吗?我想起了耐克的例子。大家公认,耐克不仅鞋好,而且名字起得也好。这个名字是耐克创始人之一约翰逊的灵机一动。当年鞋生产出来,也设计了“√”的标记后,大家为起名字犯了愁。约翰逊觉得这个标记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着双翼的胜利之神——耐克的双翼,于是想出了耐克的名字。如果约翰逊没有读过希腊神话,焉能想到这个神来之笔的名字?历史上,企业家读书受启示进行产品创新的例子还不少。无论是什么书,都会对人有启示。也许不是每本书都给你灵感,但只要有一本给你灵感,不就受益了吗?
当然,企业家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一点灵感,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文盲。没有读过书的优势是不受保守的传统文化的束缚,敢闯、敢干。在那个初创时期,知识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是包袱,所以,无文化者成功了。
但是,创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企业转变为制度型企业。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没有文化,不读书,依靠个人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成功。但制度型企业是一定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固然来自实践,但决不是一个人的实践,而是千千万万企业家的实践。学者把这无数企业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就成了理论。不读这些书,就无法去创立和管理制度型企业。
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最有活力的浙江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能从经验型企业转变为制度型企业,就可以做大做强,否则只有自生自灭了。这个时期也是企业家最容易犯错误的时期。企业家犯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读书太少。过去的经验不够用了,对未来怎么走又茫然无知,“盲人骑瞎马”,能不闪失吗?读了书不能保证你不犯错误,但毕竟可以减少盲目性。那些在多元化道路上迷失方向,甚至垮台的企业,大多是由一个文盲或半文盲企业家引导的。其实有许多著作总结了前人多元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读了这些书,你才可以避免许多前人犯过的方向性错误。
当然,以做好企业为目的去读书有点“功利主义”。从根本上说,读书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这种整体素质包括“德与才”。
“小富靠智,大富靠德”。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提高道德修养有多种方法,读书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书读得多了,眼光远了,胸怀宽了,思想境界上去了,道德修养也提高了。“书香门第”的“香”是指道德修养,这种“香”是靠“书”熏出来的。不读书,不知礼仪,哪里会有道德修养?企业家要让财富与道德齐飞,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企业家需要的“才”不仅仅是管理企业的“才”,而且要是综合的“才”。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懂一点历史、文学、政治、艺术,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应该略知一二。这些知识也许不能直接用于企业管理,但它们提高了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有了这种能力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获得这些知识,提高自己整体能力的途径有实践,也有读书。
许多企业家都以“忙”为借口不读书。其实读不读书不在于“忙不忙”,而在于有没有读书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上班前后的一点时间,外出旅游乘飞机时,都可以读一点书。积少成多,读的书就会多起来,整体素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不然,你就从现在开始试一试。
(作者为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