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认为:只有放开对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积极而稳妥地建立一批民营银行,实行国有银行改制和民营银行创建“两条腿走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我国银行体系的问题。
吴教授说,中国经济的低效率增长之所以能够维持,得益于在高储蓄率条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和外汇管制。但再过两年,中国就要对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新的储蓄存款一旦被外资银行分流,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拥有稀释其不良资产的手段,这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为了抓紧建立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今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股份化改制的进程,比如政府动用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
吴教授指出,对于开放民营银行,目前还有一些思想障碍。不赞成放开对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一个理由,是民营银行财力单薄、资信不足,一有风吹草动,就易于引发或大或小的挤兑等金融风潮;另外,人们认为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和控股商业银行动机不纯,企图通过关联贷款或其他形式占用银行资金。这是不正确的。根据工商企业改革的经验,银行业的改革也应当在进行国有银行和准国有信贷机构改制的同时,引入民营银行,对新建民营银行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
对于民营银行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吴教授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通过存款保险等制度安排加以防止和化解;收紧对民营银行与关联人士的信贷以及他们之间的其他金融往来的监督和控制;必要时要由股东作出避免关联贷款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