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荣: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级经济师)
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过渡期我们有一个划分:WTO之后的过渡期分为前后两段,现在已经跨入了后过渡期的门槛,和前过渡期的相比,后过渡期的突出特征是敏感的领域结束保护,市场开放的压力增加,按照国家的承诺,在后过渡期的市场开发力度和范围明显超过前三年。这是实践上的概念,我们在发展战略上,把实践的特点、特征抓出来。
一、关于区域合作、城市合作,和我们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关系。
企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细胞,市场、资金、技术是他们相互之间联系的纽带。所以城市合作,我们这次讲“9+2”,和我们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的战略是在一个大的框架基础之上。所以区域发展合作,首先要建立综合的协调机制。而且,在规划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合作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城市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规划上,必须解决好循环经济,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避免在许多由于主观上是为了发展经济带来的客观上的把环境、生态破坏的弊端,市场的定价也要反映环境和社会成本。这是我们科学发展观对区域合作、城市合作的基本要求。
二、关于产业集群规划与民营经济发展这方面的战略研究。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个特定的产业,或者是相同的产业,相互关联的产业,这些企业之间有的是根据纵向的专业化的分工,有的是横向的又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大量的聚集在某一个区域,而形成的集聚效益的产业组织,现在好多企业家已经实际在做,有的已经看到这种发展趋势的强大生命力。所以,产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规划,应该说是现代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增长的很重要的现象。
我举一个例子,上海民营企业联合体的最新的情况。上海现在有一个产业集群,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搞联合体,上海统计局统计,民办企业集团有136 个,占全市的42.6%,去年上海民办企业集团增加值是289亿,占到整个企业集团增加值的9.9%,所以民办企业集团母公司和一级的子公司从业人员就有 17万多.说明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的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且是全方位的投资,雏形已经出现了,到钢铁、房地产、高科技范围不断的扩大,而且科技含量等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去年上海民办企业集团已经涉及到90个类,占73%.在民营企业的联合体的发展上广东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一个是产业集群要搞好规划,再就是民营企业要搞联合体。
三、宏观调控、资本市场和民办企业的融资。
目前,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新特点和经济领域里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该是宏观调控下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对象不是中小企业,但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讲到非系统性的风险,在防范化解金融危机方面,就是只有把市场培育发展起来,才能够使得风险不被聚集,使风险流动。而且关键是把一些历史和经济运转中出现的遗留问题,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这里讲资本市场要引入做空机制,因为我国现在股票市场,仅有做多的机制还不够,而且建议要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因为期货市场是资本市场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货可以预期远期的价格,对中央制定宏观调控有比较重要的信息。再就是讲好多专家在讨论资本市场的时候提的重要建议,也是对国家的建议,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协调中西部贫困发展,不少企业家建议要发展我国的租赁业,开放应该是内外并举,现在我们国家的融资租赁只有中央批准的12家。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如果不是内外并举,一旦我们国家把融资租赁业开放以后,国外的进来,因为美国在全球的融资租赁已经占到全世界租赁总额的45%,所以希望我们国家一旦开放租赁业,应该是对我们民营企业也应该开放。融资的租赁也是一种金融的租赁,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民营企业融资难,这方面国家给了政策,民营企业也能够在这方面开展,好处第一是很快、很便捷,当然贷款也有别的渠道,但是没有租赁快,对企业的信誉度门槛要求比较低。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比银行长期借贷的条款要少得多,而且企业可以分期偿还银行的贷款,第二就是减轻企业到期负担,把成本分摊,还有就是能够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一些不利的影响,企业在整个运作租赁期间价格不变,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还有就是设备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可以利用租赁的方式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以租促销,扩大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资质,让民营企业也进来。
四、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提升。
民企的竞争力确定是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机遇期。影响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