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_凯时app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欢迎您! home.gif设为主页  home_favico.gif添加收藏

相关栏目

  热门
  杂志期刊




首页 信息内容
农工党广州委员会:借亚运开发“手信”文化
2010-07-14 00:02:51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作者: 【 】 浏览:1436次 评论:0

    南方日报讯 (记者/亓欣欣)“去南京人们都知道带只盐水鸭,北京有烤鸭。以后应该让每个来广州的人,在火车站或者飞机场可以随处买到烧鹅作为手信带回家乡。”

    “食在广州”这句话流传甚广,广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但广州却遇到一个尴尬问题,来穗旅游的客人在离开广州时不知可以带什么“手信”。在近日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改善亚运软环境的调研报告中建议,可借助亚运会的契机,弘扬广州的旅游饮食文化。

    建议1

    举办“亚运美食文化节”

    农工党在报告中介绍,根据广州市旅游局2010年2月对1251名来穗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来穗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的描述,最多的感受是“食在广州”,占55.4%;其次分别是“岭南文化名城”、“购物天堂”、“花城”。“食在广州”作为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吸引力。

    但目前广州的旅游饮食文化依然存在问题,农工党在报告中提到,以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美食节为例,从1987年久开始举办的广州(国际)美食节发展至今,既没有长期固定的场地,也不是由专业饮食机构承办,由于参与门槛太低,而导致素质良莠不分,不少卫生条件欠缺的烧烤小食档也能亮相美食节,大大降低了美食节的层次。“去年的广州美食节我去逛了一圈下来,能记住的只有过桥米线,肉夹馍,广州的美食反而没看到什么。”农工党广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报告建议,广州可以将今年的美食节时间设定在亚运会期间,并打造成“亚运美食文化节”,期间可举办包括广州餐饮行业发展高峰论坛、餐饮行业优质服务迎亚运、美食体验、“食在广州”精品展示、名菜名点评比、食品行业科技展、饮食文化展、网上美食节等活动,进一步弘扬“食在广州”的饮食文化。

    建议2

    向游客赠送“亚运手信”

    同时,广州特色的旅游手信市场却仍未完善。报告中指出,尽管目前广州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基本按照市场化运作,但与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和国外发达旅游地区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广州旅游手信商店特色不明显,而且规模和档次都有待提高。“像澳门的手信的品牌推广就非常好,去到澳门旅游的游客都知道要带一份矩记的肉干、杏仁饼回去,而且澳门还有专门的手信街。”

    为此,农工党建议,广州可借助亚运会的契机,开发广州的旅游饮食文化。可对特色手信加以包装改良,赋予其文化内涵,并编制广州名小吃的故事,可将艇仔粥、盲公饼、太爷鸡等原本就有历史典故的食品加以整理和推广。另外还可指定专门的企业开发旅游食品。“现在很多卖烧鹅的都是小作坊,是不是可以采用专业集中加工的方式,生产品质有保证的烧鹅,并冠以具有广州特色的品牌,比如叫‘红棉牌’烧鹅,然后再火车站、机场等处销售,让离穗的游客随手就可以买到手信带回家。”

    农工党还建议,广州可以开展“评选广州特色饮食手信”活动,并采取赠送广州亚运手信的方式,由赞助和服务亚运会的广州餐馆定额向各地的游客赠送广州手信。游访客可凭亚运会门票到拥有亚运特许服务的广州餐馆免费领取特色的广州美食手信,让运动员、游客观众带走广州的礼物,也带走广州的“名片”。

    建议3

    广州“美食之都”称号

    报告提出,广州市第一批“老字号”中有三分之一是餐饮企业,农工党建议对这些老字号实行保护和促进政策,在不改变国有老字号权属性质的基础上,鼓励各种资本参与国有老字号企业的改组改制,转换经营机制。

    此外,农工党建议,可借鉴上海世博会弘扬美食文化的经验,通过亚运会,推广岭南饮食文化,让广州餐饮知名品牌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实现广州餐饮世界品牌的梦想。广州更可借亚运之机,全力打造并着力申请广州“美食之都”称号。

Tags:农工党广州委员会:借亚运开发“手信”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推荐】【举报】【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广州首个厨余垃圾处理.. 下一篇广州市房管局:没听说..

版权所有: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本站注册域名:www.gdmyfz.com 技术支持:7153
Copyright © http://www.gdm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26147号
联系我们广告联系招聘信息网上调查网站导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