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每天创新高的广交会一期昨日热热闹闹地拉下帷幕。截至18日,境外各国采购商共到会102242人,比上届同期大涨9.05%,也比预期有较大提升。业内人士认为,具有贸易风向标意义的广交会人气大旺反映了全球经济正在回暖。
一期参展企业以机电、照明、五金、化工、建材为主。一期成交情况可由多年占我国外贸总值约6成的机电产品成交量窥见一斑。截至18日,机电产品累计成交162.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9%,比去年春交会增长25.2%,占本届广交会一期全部成交额的85.3%。
采购商:数量明显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亚洲共有6012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同比大涨12.42%。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采购商到会人数达到1804人,同比增长9.80%,数据显示日本震后为中国出口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另外两大传统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采购商则在一期前两日大幅大幅飙升后,出现了一定的回落。数据显示,开幕前两日,欧洲采购商到会人数达到10614人,比上届增长2.10%,美洲采购商到会人数更是比上届大涨24.90%以上至11493人,其中美国采购商到会人数达到2566人,比上届同期增长3.89%。
但截至18日,欧洲采购商共有14719人到会,比上届同期减少5.65%,而美国采购商到会人数也下滑3.29%至3856人。
不过,记者在广交会上采访众多企业了解欧美市场订单情况时,许多参展商认为今年欧美市场恢复较好,购买力较前几届有了较大幅度回升。
广州市萨克斯摩托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詹纪纯认为:“展会现场的人气很不错,前几日已经有很多欧美客商和我们接触了,市场的购买力有了明显回升,目前订单水平已经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60%左右。”
与欧美缓慢恢复不同,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令许多参展商看到了更多商机。 统计数据显示,南美采购商人数激增, 其中巴西采购商数量大增13.97%,在美国、加拿大采购商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将整个美洲的采购商人数增长率拉到了15%;与此同时,大洋洲市场的采购商人数也有了19.17%的猛增,其中澳大利亚到会采购商增长达15.10%。
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
不过,面对转好的形势,出口企业却依然高兴不起来。普遍上涨20%左右的原材料价格令企业利润受压。
记者采访发现,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认为当前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给其带来的影响显得“非常小”。事实上,自去年6月我国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5%。
亚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客服组副经理刘杨表示:“今年以来石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涨得太厉害了,许多客商甚至反映,我们的产品都和他们本土的价格差不多了。”事实上,该企业已经将利润压到最低的可接受程度。
刘杨表示,据他了解,许多厂商开始采购本土零件进行部分替代,或者先用库存进行观望,采购进度大大放缓。
詹纪纯对记者举例说,橡胶价格提升了15%到20%,铁件涨价10%,平均一辆摩托车的成本上升了150到200元,利润可想而知。
宁波西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峰则表示,目前出口产品的平均净利只有5%。
詹纪纯表示,这一轮的涨价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拉长了交货周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供货商时常出现拖延的问题,我们的交货周期由1个月拖到了1个半月,有些年前的订单,现在还没有办法交。”
应对方法:企业在逐渐探索
虽然外贸企业生存空间被不断加重的成本和竞争压力挤压,但正如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所言,成本上涨是市场规律,也是目前全球性的问题,“企业自会有办法解决”。
记者采访发现,不断加重的成本压力和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对外贸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倒逼效应,迫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TCL集团负责人表示,该集团率先推出完全适应宽荧幕电影20:9规格的3D智能电视,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竞争优势明显,他们预计今年液晶彩电的销售额将有80%-100%的增幅。
2.改善新产品结构。佛山万和电器、潮州潮流陶瓷均表示已逐步减少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放弃利润低的生产环节,重点发展其附加值高的产品类别。 3.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技术革新、设备引进、自动化改造、机械化生产等途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佛山万和电器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利用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重点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大大提高了其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4.紧贴市场需求。志高空调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趋势,主推能效较高,变频技术先进的空调产品;地中海卫浴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主推针对老年人的卫浴产品,受到欧美客商的热捧。
5.精心进行全球布局。TCL已初步形成了其全球化布局,联塑科技也拟在阿布扎比、印度设立工厂,以降低生产要素和流通成本,同时更好的服务当地客户。 6.缩短结汇周期或补充汇率条款。如志高空调为规避汇率频繁变动的结汇风险,采取短期结汇方式;对于大单、长单,会在合同中补充汇率变动条款,在汇率上涨到一定水平时,价格随之进行调整。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钟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