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_凯时app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欢迎您! home.gif设为主页  home_favico.gif添加收藏

相关栏目

  热门
  杂志期刊




首页 信息内容
给民营企业家一个更宽容的社会环境
2009-06-26 23:45:47 来源: 作者:夏梦 【 】 浏览:4327次 评论:0

编者按: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广州的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出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态势。广州民营经济如何把握机会加速发展?民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获得更大的经营实力?广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到了一个需要从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规划的新阶段。
  最近,全国工商联首次在广州召开执委会。会议前夕,《南方日报》社记者对广州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锐进行了专访,请他为广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把脉开方。

民企投资要立足宏观态势分析

  采访一开始,王锐就一再强调道,民营企业在投资发展上不要被流行说法所左右,民营企业投资要理性决策,一定要注意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对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回报前景不明朗的项目投资要持谨慎态度,要尽量避免争先恐后、一哄而上。
  前两年,民营企业投资增幅节节攀高,民营资本频频出击市场利润空间丰厚的煤电、钢铁、水泥、房地产,从而直接间接加重宏观经济运行的紧张状态。在经过国家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国民经济运行秩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构趋于改善,煤电油运的紧张压力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在5 月—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每吨急跌1000多元,房地产投资势头也得到遏制,几乎各个大城市都出现市场交易量下降,过高房价也出现了稳中趋降的变化……
  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当初那些争着投资上项目的决策者始料不及的。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投资失败就是刀刀见血,到骨到肉,严重的甚至会破产跳楼。虽然到目前,广州的民营企业还没有因为投资失败而关门倒闭的,但也要引以为戒,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不宜滋长“仇富”情绪

  王锐还强调说,要尽量给民营企业家创造和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不要助长民众的“仇富”心理。民众很“仇腐”,这是必然的,但是,不能笼统地“仇腐”。十六大以后,中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在此之前个体经济通过了一个漫长的摸索阶段。一开始,个体经济被认为是非社会主义的。解放初被“三反五反”;文革后才开始认识到个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到了十六大,民营经济才被确认为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现在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上的比重已经占到6成以上,城镇就业率民营企业占了7成,工业总产值有6成是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零售总额一半以上是民营企业实现的,出口贸易民营企业占了6成,财政税收占了7成。民营经济不再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还在上升。目前很多专家正在研究如何为民营经济正名,给民营经济一个更正确的评价。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将来中国能不能实现和谐社会,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民营企业是中坚力量。但是近年来,由于贫富差距扩大,舆论和社会都把这看成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所造成的。这种看法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
  不可否认,有些民营企业家确实存在“血腥剥削”行为,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忽视,要通过加强法治、加强监督来一步步解决,但与此同时,更要看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他们“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甚至更多,心力交瘁,他们从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中获得收入视合法的,在宣传舆论上要辨证对待,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和对立。

正确对待财富,提高社会责任感

  王锐告诫民营企业家们要正确对待财富,奢侈挥霍只会加深民众对民营企业家的仇视。民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意识到把企业做好就是为社会做了贡献。企业家不能只看到要怎样管理、怎样发展自己的企业,怎样扩大利润。还应该“用第三只眼睛看企业”,要明白企业做成功就能为社会增添财富,创造就业。民营企业家要提高社会责任感。未来的三五十年,中产阶层是社会能否稳定的关键。只要对社会有信心,社会就能进步。

[面对面]

记者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是不是属于同一概念?

Tags: 责任编辑:ander
】【打印繁体】【推荐】【举报】【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十一五”规划透出十.. 下一篇把“南方民营企业家论..

版权所有: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本站注册域名:www.gdmyfz.com 技术支持:7153
Copyright © http://www.gdm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26147号
联系我们广告联系招聘信息网上调查网站导航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