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洪奕宜 林亚茗)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调研获悉的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约有六七成左右犯罪与外来工有关,而80%的外来工犯罪与财产有关。省致公党递交提案,建议通过培训增强外来工的谋生能力,缩小外来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并构筑起外来工犯罪预防机制。
从调研的情况看,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外来工,其谋生的能力以及对城市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超过只具有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外来工,其犯罪的比例也明显偏低。提案认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来工犯罪率。提案还建议设立外来工职业能力培训机构,要求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提案建议,今后应当逐步放宽户籍管理上的限制,允许外来工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后取得城市户籍。对没有取得城镇户籍的外来工,要逐步完善教育保障、医疗保险及住房制度,比如发展各类私立学校,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提案同时建议,在社保没有实现全国跨地区转移之前,可根据外来工特点设置地方性外来工社保政策,增强外来工缴纳社保的积极性。廉租房也应当适度向居住一定期限的外来工开放。外来工在城市安家落户后,会增加其对城市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减少犯罪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