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肇经济圈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昨日上午在佛山举行,会议研究审议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和《广佛肇经济圈2011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送审稿)》(以下简称《2011年工作计划》),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由佛山市市长李贻伟主持,广州市市长万庆良、佛山市市长李贻伟、肇庆市市长郭锋分别在会上发言。《发展规划》提出,广佛肇经济圈发展力求“两年内实现项目全面合作,五年实现制度体制协调,十年实现经济圈全面大融合”。
三地政府将统一印发未来10年发展规划
会议听取了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广佛肇经济圈2009-2010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2009-2010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交通运输、产业协作、环境保护、旅游合作和教育培训等5个专项规划编制情况和建立重大新闻联合发布制度情况汇报。截至去年底,《2009-2010年工作计划》总体执行良好,37个重点合作项目中有35个项目按年度计划顺利推进,其中“公共卫生服务对接”、“编制《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环境应急监测演练”、“主体功能区划对接”、“广肇高速二期”、“广贺高速”等9个项目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他项目按计划启动或全力推进。5个专项规划编制和建立重大新闻联合发布制度情况总体较为顺利。除交通运输专项规划比原定计划滞后外,产业协作、环境保护、旅游合作和教育培训4个专项规划已出成果,建立重大新闻联合发布制度也于去年8月顺利完成。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发展规划》,规划将广佛肇经济圈定位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区”,总体目标是“建设经济圈、生活圈、生态圈协同发展的幸福广佛肇,实现世界级经济、多元化生活、可持续生态的有机统一”,力求“两年内实现项目全面合作,五年实现制度体制协调,十年实现经济圈全面大融合”。按照会议审议意见,《发展规划》将按照市长联席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以三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2011年工作计划》筛选安排了46项重大项目作为年内三市合作工作重点,其中年内完成8项、启动15项、推进23项。项目涉及重点发展规划、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协作、重点对接政策、重点联合行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每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落实措施、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
万庆良建议尽快打通三条通道
万庆良在会上说,目前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在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合作规划约束作用、行政区划融合、合作层次深度、政策权限五大方面仍存在差距。下一阶段及未来5-10年内,广佛肇经济圈的合作发展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让三市人民受益,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要科学界定三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区域分工,形成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要树立一家人的意识和一盘棋的思想,同饮珠江水,面向全球化,围绕新产业群、新人才群、新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既要一体化又要差异化,既要同城化又要特色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发展。
万庆良表示,当前广佛肇三地要迅速打通感情通道、交通通道、信息通道,加快推进一体化。他认为,下一阶段应重点推进落实八大任务。一是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广佛肇一体化的区域通关平台。二是构筑世界级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态都市型农业为基础的世界级现代产业体系。三是维护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倡导低碳发展模式、建设区域绿色屏障、保障资源永续利用、联合防治环境污染等四个主要方面。四是营造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空间。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实现居者有其屋并进一步向居者"优"其屋发展。五是促进全方位的城乡协调发展。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成为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六是加强多元化的和谐社会构建。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安全体系,加强警务合作,保障居民幸福生活。七是打造国际性的岭南文化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八是深化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搭建对三市外开放共同平台,通过活动项目打造对外开放品牌。
李贻伟表示,佛山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将主动与广州、肇庆沟通,通过推进实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让广佛肇经济圈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郭锋说,要以共建经济合作区为突破口,推进广佛肇合作纵深发展,他建议三市共同在肇庆怀集县规划共建经济合作区。
南方日报记者 袁丁 通讯员 黄少江